天博体育官方网站
Mou Mou Jidian Generator
客户统一服务热线

020-3881926
13988694641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天博体育官方网站电力设备行业专题:新型电力系统引领产业升级

  天博体育官方网站天博体育官方网站天博体育官方网站2015年3月,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5〕9号)发布,为新一轮电改定调。至2021年,国家发改委相继发布《关于 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以 及《关于组织开展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21〕 809号),电力市场建设进入了加速推进的新阶段。 伴随着市场主体显著增加、交易模式和交易品种日益丰富,全国电力市场化交易电 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由2017年的26%提升至2022年的62%。绿电交易、保障性收 购、常规电能量交易等三种模式逐步完善保障新能源消纳。

  第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始于2002年,电力行业破除了独家办电的体制束缚,从根本上 改变了指令性计划体制和政企不分、厂网不分等问题,初步形成了电力市场主体多 元化竞争格局。 2015年3月,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5〕9号)发布,为新一轮电改定调,同年11月发布《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 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 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 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 等六个配套文件。文件指出,“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 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 系,为建立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充分考虑各方 面诉求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兼顾改到位和保稳定。” 至2021年,国家发改委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 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以及《关于组织开展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有 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21〕809号),电力市场建设进入了加速推进的 新阶段。

  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 步建成,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协同运行,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 务市场一体化设计、联合运营,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显著 提高,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 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国家市场与省(区、市)/ 区域市场联合运行,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 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根据中电联数据,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即电力交易中 心组织开展的各品类交易电量总规模,分为省内交易和省间交易,其中省内交易包 括省内电力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抽水蓄能交易和其他交易;省间交易包括省间 电力直接交易、省间外送交易(网对网、网对点)、发电权交易和其他交易,由2017 年的1.6万亿千瓦时提升至2022年的5.3万亿千瓦时。全国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 社会用电量比重由2017年的26%提升至2022年的62%。 根据中电联数据,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即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 电厂和终端购电主体通过自主协商、集中竞价等直接交易形式确定的电量规模,包 括省内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和省间电力直接交易(外受)电量,由2019年的2.2万亿千 瓦时提升至2022年的4.1万亿千瓦时。 根据中电联数据,2023年1-4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 1756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2.5%,同比增长1.7个 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4063.8亿千瓦时,同 比增长5.5%。

  市场主体增加,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为电力市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根据国家 能源局新闻,在电力交易机构注册的市场主体数量首次超过60万家,同比增长29%。 交易模式和交易品种日益丰富,更好地满足了市场主体灵活响应供需变化和清洁能 源消纳的需求 电力交易已形成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多交易品种。从覆盖地理范围上看, 电能量交易分为省内市场和省间市场。从交易品种上看,电能量交易覆盖电力直接 交易、电网代理购电、绿电交易、发电权交易、抽蓄电量交易等。为促进清洁能源 发展,除了清洁能源替代交易(发电权交易)、绿色电力交易,还组织了绿色电力 证书交易等。

  展望未来,电能量市场交易频次提升。中长期市场向连续运营目标推进,电量占总 交易电量比重维持高位,保障电力供应、价格稳定,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通过不断缩短交易周期向连续运营推进、改变只确定电量电价到明确交易电力曲线, 灵活响应市场主体的需求和引导发现电力的真实价格。 通过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推进现货市场建设,建立可以反应实时电力供需的价格机 制,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尤其是扩大辅助服务市场规模,为可实 现惯量、一二次调频、调峰、备用等功能的储能等调节资源提供实现价值的方式。

  2017年绿证自愿认购交易制度试行。 2018年5月《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开始推动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坡。至2022年中央财政不再对新建海上风电项目进行补贴,标志着我国新能源补贴政策 正式退出。为探索用市场化方式代替补贴机制,以缓解新能源快速发展和补贴缺口 扩大的矛盾,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试 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32 号)》,标志着我国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正式试行。

  根据国家能源局新闻数据,2021-22年分别核发绿证877万和2060万个,接近累计核 发绿证5954万个的49%。核发加速下,2021-2022年我国绿证交易量增长明显。根 据南方能源观察统计的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数据,2017-2020年我国绿 证销售个数不超过2.3万个,2021和2022年分别提升至58万个和385万个。2017年 至今,我国有补贴项目的绿证交易价格总体平稳。风电项目绿证价格在155-201元/ 兆瓦时,且2019-2022年呈上升趋势。光伏项目绿证价格在623-725元/兆瓦时,且 2019-2022年呈下降趋势。无补贴绿证自2021年核发,成交价格在45-50元/兆瓦时, 大幅低于有补贴项目绿证,且风电呈下降趋势、光伏呈上涨趋势。 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享受中央政府 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3】75号),可 再生能源项目(含有补贴项目、平价上网项目)将全部参与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 明确了带补贴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的交易方式及相关补贴利用分配机制,进一步 要求稳妥推进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绿证交易。

  2021年绿电交易试点启动。 2021年4月国家电网深度调研绿色交易供需情况,起草《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 案》(初稿),同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 方案》。2022年2月和5月,《南方区域绿色电力交易规则(试行)》和《北京电力 交易中心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相继发布,明确了“证电合一”的绿电交易模式 和相关规则,推动了区域绿电交易实践。同年8月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22】1258号)和 9月的《关于有序推进绿色电力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2】1821 号),明确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认定的基本凭证从而激励用户侧主动 消费绿电,通过要求央国企、高耗能企业等承担绿色电力消费量社会责任从而提升 绿电消费比例。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2021年9月我国绿电交易试点启动后,年内全国绿 色电力省内交易量为6.3亿千瓦时。2022年全国绿色电力省内交易量227.8亿千瓦时, 是2021年的36倍。 2022年绿电交易价格较2021年明显提升,并且一般不低于当地市场均价。根据广东、 江苏披露的电力市场年度交易数据,广东2023可再生能源年度交易成交电量15.63 亿千瓦时,较2022年(6.79亿千瓦时)增加8.84亿千瓦时,电能量均价0.5299元/ 千瓦时,环境溢价0.0212元/千瓦时,略高于2022年的成交均价0.5139元/千瓦时; 江苏2023年年度绿电成交电量17.74亿千瓦时,较2022年(9.24亿千瓦时)增加8.5 亿千瓦时,绿电加权均价为0.4686元/千瓦时,略高于2022年的绿电成交均价0.4629 元/千瓦时。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们预计2023年全国绿色电力省内交易量或超过500亿千瓦时, 绿证核发数量或超过5000万个。 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受到供应链上传导过来的绿色化生产过程要求。如苹果公司计划 到2030年实现生产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根据苹果官网新闻,到2023年 4月,一共有超过250个苹果供应商遍布28个国家承诺到2030年在生产苹果产品时使 用可再生能源,相当于超过85%苹果直接生产用能。相对于国内的苹果供应商也承 诺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苹果产品的配件。随着企业制定减排目标,绿色电 力需求将不断扩容。短期来看,发改办体改【2023】75号发布后,虽然绿电绿证溢 价较有补贴项目项目吸引力不足,但是可以缓解企业因补贴拖欠带来的现金流紧张 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仍会有大量享受补贴的项目参与交易,产生大量新增绿电绿证。 供需缺乏协同,不利于形成合理的绿电绿证环节价值。

  在供给端,《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规定,目前参与交易的绿色电力主要为 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交易范围还未覆盖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 水电、生物质、光热等可再生能源。2022年全国绿色电力省内交易量227.8亿千瓦时。 绿证销售385万个/38.5亿千瓦时(1个对应1000度电,即1000千瓦时),分别是全 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2.7万亿千瓦时的0.8%和0.1%。随着社会绿色消费需求的增 加,绿电绿证供给还有很大的释放空间。 在需求端,各省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指标分解落实到具体电力用户、国内绿电 绿证与国内碳市场互认体系的形成以及国内绿电证与国际IEC等标准的互认,将充分 激发绿色电力消费潜力。 在机制方面,绿电绿证均为消费者获得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凭证、新能源企业获得绿 色环境价值的手段,通过对两个市场交易的协同组织,促进两个市场的绿色环境价 值逐步趋同,纠正绿证目前主要体现新能源补贴价值的现状。

  绿电市场化交易、保障性收购、常规电能量市场化交易三种模式的新能源消纳、实 现电能量价值和环境价值的途径。不同途径、不同交易产品间的衔接机制将逐步完 善,保障绿证作为消费凭证的唯一性及可追溯性。存量和增量新能源区分参与市场 化交易。各地的新能源保障消纳规模及各阶段放开电量比例是各地考虑新能源企业 的合理收益、居民农业用电购电来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等多重因素后测算。 计划和市场将会较平稳地衔接,促进新能源消纳,不制约新能源发展。

  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中长期市场、省级市场起步,目前已有现货市场、区域市场, 到2030年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国家系列政策文件引导下, 各地电力市场建设试点加速推进。电力市场发展还催生了许多抽蓄、储能、虚拟电 厂、负荷聚合商等新的市场主体,新能源跨领域融合、负荷聚合服务、综合能源服 务等贴终端用户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随着热泵在建筑供暖供冷与生活消费领 域场景的进一步扩展,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速带动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高速增长, 终端用能领域电气化水平逐步提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高效节能的生产方式和生 活方式。电力市场的发展激发了能源行业的创新活力。本报告重点介绍国家电投集 团的综合智慧零碳电厂。

  根据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介绍,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 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 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7 月重组组建。国家电投是我国五大发电 集团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电力业务、煤电铝路港协同产业、产业金融及氢能、储能、 绿电交通、综合智慧能源、碳市场和碳交易等“三新”产业,拥有光伏发电、风电、 水电、核电、煤电、气电、生物质发电等全部电源品种,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 业。截至 2022 年底,国家电投资产规模 1.58 万亿元,电力总装机 2.12 亿千瓦, 其中,风电4231万千瓦、光伏5330万千瓦、水电2463万千瓦等清洁能源装机1.4亿 千瓦,占比66%,光伏、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 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属于集团五大产业板块的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板块,于2022年8 月19日首次提出,是“雪炭行动”的核心,是撬动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的新支点。

  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将分散的、不可控的绿电、可调负荷和储能等资源聚合成一个可 测量、可调度、内部最大程度自平衡,对外与电网友好互动的聚合体。绿电主要指 户用光伏、屋顶光伏、车棚光伏、微风风机、生物质(含垃圾、厨余)发电、热泵、 绿氢等多类型绿色能源。可调负荷主要指充放电桩、换放电站、电动车、冷库和大 型工业用户。储能主要指因地制宜采用储电、储热、储冷、储氢等技术,建设形成 户用储能、村级小型共享储能和县市集享储能的三级储能体系。

  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打开了能源利用的多种可能,用先进的智慧系统聚合多种样态的 能源要素,以农村、乡镇、工业园区、城市等场景为核心,将各技术条线资源以属 地化的形式构筑为源网荷储一体的自平衡体,灵活的自我调节能力构建出对内协调 平衡,解决区域能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的不均衡加上,多个能源设施协同过程中 提高能效、柔性、保供性能,是与电网友好互助的新型能源生产与消费聚合体,可 实现三伏赠雪、三九馈碳,促进新能源电量就地消纳,减缓对农村配电网重构性改 造巨额投资的需要。满足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和农民生活的新需求。降低百姓和企 业用能成本,有效支撑区域能源按需运营,解开地方经济发展的能耗束缚,支撑地 方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 与交通、建筑、工业、城乡居民生活等融合,实现政务网、社群网、能源网互通互 联,三网融合协同并进,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将催生出用户侧多产业形态、多商业模 式,助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户用光储充通过智慧系统灵活参与电力市场,实现零碳乡村。和平共储商业模式, 实现绿电经储能直供工业用户,园区级共享储能,实现零碳工厂、零碳园区。V2G 充电桩、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缔造美好交通生活。电热一体,实现多种能源形式 协调互济,户用空调、工商业供热供冷更加经济、绿色。

  根据国家电投微信公众号视频,2022年12月29日,保定综合零碳电厂一期在保定唐 县并网发电,是国家电投首个并网发电的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项目历经58天工期其 中30天封控,350kW/700kWh户用村级共享储能、户用/工商业储能及光储充车棚, 46MW分布式光伏,挖掘可调节负荷5MW,有效响应电网灵活性调节需求,替代发 电侧深度调峰等传统调节手段,实现农村“太阳能集热 + 户用储能 + 空气源热泵 + 三网融合”场景首次应用。项目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 5520 万 kWh,每年减少二氧 化碳排放 4.9 万吨、二氧化硫 9.43 吨、氮氧化物 10.5 吨。项目全部建成后,可 为电网提供顶峰能力1100兆瓦,相当于提供近3台百万千瓦煤电机组的调峰能力。

  根据国家电投微信公众号视频,2023年3月国家电投投建湖州综合智慧零碳电厂。 湖州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将绿电、可调负荷及储能资源聚合形成源网荷储一体的自平 衡体,通过分区调控、深化用户侧末端分散资源管理,让能源资源再更广范围得到 优化配置。绿电包含9.86万千瓦工商业屋顶光伏、508千瓦户用屋顶光伏、微风机22 千瓦、厨余垃圾处理和沼气发电等分布式电源,地源热泵供暖750千瓦及生物质供热 等多种电源形式,可调负荷包含湖州市人民政府大楼,市民中心、湖州会展中心、 酒店、商超、冷库等可调负资源池6.87万千瓦荷资源,以及天能股份、超威等企业 工业生产负荷资源,储能包括用户侧储能、户用储能、二轮车换电柜V2G等。其中, 位于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和平共储”项目4.6万千瓦/47.8万千瓦 时,充分利用长兴县新能源产业资源优势,打造园区型共享储能示范,实现多家企 业集中供能,在和平村开展户用储能系统试点,42户40台为铅炭电池,容量11.5 kWh, 2台为磷酸铁锂电池,容量10.5 kWh。与一座常规火电厂相比,在相同顶峰调节能 力下,建设周期缩短三分之二,实现快速投产见效,生产过程接近零排放。项目现 已形成顶峰能力12万千瓦,预计2023年底可形成30万千瓦顶峰能力,为地方产业发 展提供更为可靠的电力保障,是浙江省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试点项目。

  截至 2022 年底,国家电投已完成21 个省级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方案及 30 个市县 级开发方案制定,保定、苏州、湖州、兰考等 25 个示范项目实现开工,可实现顶 峰能力95万千瓦、调峰能力131万千瓦、年新增绿电 16 亿千瓦时、减排总量相当 于减少 49 万吨标煤燃烧。到2023年2月底,国家电投共36个“综合智慧零碳电厂” 项目开工,其中风电规模9.5万千瓦、储能588兆瓦/1600兆瓦时、聚合可调负荷30.4 万千瓦、顶峰能力30万千瓦、调峰能力105万千瓦。

  2021 年,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明确了“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随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分别发布了新型系统行动方案。新型电力系统对能源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将加速 产业结构和技术大变革,电力系统乃至整个能源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将给公司 带来重大发展机遇。2021年申万电网设备行业涨幅超47%,在125个二级子行业中 排13位,其中,龙头公司国电南瑞涨幅为83%,最高市值超过2600亿。2022年申万 电网设备行业跟随大盘指数下跌23%。今年年初至今涨幅约10%,在125个二级子行 业中排33位。7月6日PE百分位,2000年1月4日以来为0.7%,2021年1月4日以来为 5.9%,具备吸引力。

  (一)2021 年首次提出新型电力系统,申万电网设备指数涨幅排 13 位

  新型电力系统对能源产业链产生深远影 响,将加速产业结构和技术大变革,电力系统乃至整个能源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将给公司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 2021年申万电网设备行业涨幅超47%,在125个二级子行业中排13位,其中,龙头 公司国电南瑞涨幅为83%,最高市值超过2600亿,在电网设备行业内89个个股涨幅 排20位。

  申万电网设备行业指数2022年下跌23%,在125个二级子行业中排86位。年初至今 涨幅约10%,在125个二级子行业中排33位。

  申万电网设备市盈率两个高点分别是2007年8月的100倍和2015年6月的80倍。7月 10日PE百分位,2000年1月4日以来为0.5%,2021年1月4日以来为4.1%。

  2022年10月16日,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 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新时代能源 电力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6月2日,由国家能源局统筹组织11家研究机构共 同编制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发布,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理念、 内涵特征,制定“三步走”发展路径,并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 任务。电力系统功能定位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向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引领产业升级 转变。 随着像第二章节综合智慧零碳工厂相似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及成熟,电网侧、 电源侧、用户侧及储能侧各环节均迎来发展机遇。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调度、 配用电、售电等产品升级迭代。在新能源应逐步成为绿色电力供应的主力军,相关 电力设备带来发展机遇。在充电环节,随着行业规模地不断扩张,已有公司实现或 在年内可实现盈利。

  随着电力市场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对相应的需求开始逐步 释放。(1)调度领域,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规模清洁能源高效消纳、电力 市场化运营以及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等新形势,现有 D5000 系统亟需升级。(2)配 用电环节,应对新型配电网的双向潮流变化,实现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可观可测、可 调可控、可聚合可协同重要技术发展方向。(3)电力信息化领域,如大量发电企业 和工商业用户进入电力市场,产生对价格预测软件、交易辅助决策系统、能耗监测 管理平台的信息化需求;售电公司信息化建设需求增加,如电力营销系统、价格和 负荷预测软件; “两个细则”加强了新能源场站并网的精细化管理,考核范围及管 理条款增多,催生新能源并网指标监测分析类软件需求。

  (1)调度领域,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规模清洁能源高效消纳、电力市场化 运营以及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等新形势,现有 D5000 系统亟需升级。 调度环节,本报告主要介绍国电南瑞、东方电子以及南网科技的情况。国家电网公 司于2017 年初提出研发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国电南瑞研制的具有“智能、安 全、开放、共享”特征的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正在电网试点项目中逐步应用, 已落地 6 省市。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完成国分省地四级调度机构推广应用。国电南 瑞此块业务所在的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板块,2022年收入256亿元,较2020年的 215亿元,增加40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调度市场重要参与者国电南瑞控股 子公司北京科东2020/2021/2022年净利润为3.5/4.1/4.2亿元,22较20年增长18.3%。

  东方电子2022年对收入结构重新划分,电力相关业务按照所处环节有了更明确的收 入拆分,新增的调度及云化业务。国网新一代调度系统方面,《华东新一代系统建 设任务及缺陷台账系统》在国分云分析决策中心上线;《断面限额及稳控策略》落 地华中分部;《一体化智能成图》和《系统运行评估》应用落地雄安新区;《模型 数据质量分析与协同管控》国网华东区域验收,华中区域完成部署;基于福建调控 云的《备自投与低频减载在线监视及自动研判》验收。南网智能调度生态建设方面, 东方电子已实施南网总调、广州、东莞、佛山、昭通等多个云边融合场景的研究和 建设,并正积极推进广州、东莞、佛山、昆明、茂名等边缘集群项目。公司此块业 务2022年收入11亿元,较2021年的9亿元,增加2亿元,同比增长21.0%。 南网科技2022年12月9日正式对外发布了源网荷储智慧联动平台及相关产品。在平 台层,包括调度侧源网荷储智慧联动平台和聚合侧源网荷储智慧联动平台。其中, 调度侧源网荷储智慧联动平台定位促进能源资源全域互联、促进源网荷储全网统一 调度,服务客户包括电网公司网-省-地各级电力调度机构。

  (2)配用电环节,电力系统可控对象从以源为主扩展到源网荷储各环节,随着数量 众多的新能源、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等接入,控制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现有电力系统需要增加信息感知能力做到全面可观、可测、可控,电网控制功能或 由调控中心向配电、负荷控制以及第三方平台前移,相关配用电产品及系统需求逐 步显现。在配用电环节,本报告主要摘取了国家电网用电产品中标排名前列的公司 的配用电板块收入规模变化。2021年板块收入超过20亿的相关公司增长均不高,相 关公司(不含东方电子)相关板块合计收入增长仅为4%。2022年此项收入同比2021 年增长为25%。

  (3) 售电环节,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构建“能源互联网营 销服务系统(营销2.0)”。售电侧市场不断放开,售电主体数量、交易规模、交易 品种快速增长,能源交易信息化需求突显。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十四五”数字化规划明确提出构建“能源 互联网营销服务系统(营销2.0)”,以企业级的统一软件架构统筹与能力共享,来 适应和满足数字时代的变化与挑战。电力营销系统面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地方 电网和市场化配售电公司等各类能源企业,如面向用电客户(家庭用户和企事业单 位等)可提供办电、交费、报修等服务,面向电网及售电企业内部人员可提供业务 受理、计量计费、收费账务等服务。相关公司包括国网信通、朗新科技等。 售电侧市场不断放开,售电主体数量、交易规模、交易品种快速增长,能源交易信 息化需求突显,如面向电力交易机构、用能终端销售电力交易服务系统及相关的硬 件设备,以及面向新型售电主体销售的“售电云平台”等。电力交易服务系统是新 型售电主体和用能终端之间的交易平台,可以支撑电力中长期交易、电力现货交易、 竞价策略研究、偏差考核等业务。相关公司包括国网信通等。

  根据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介绍,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电力系统必须立足新发展 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实现转变。“电力供给结构以化石能源发电为主体向 新能源提供可靠电力支撑转变”。在水电等传统非化石能源受站址资源约束增速放 缓、核电建设逐步向新一代先进核电技术过渡的情况下,新能源应当逐步成为绿色 电力供应的主力军。“系统形态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 储能投资迎来发展机遇。“电力系统调控运行模式由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多元智能 互动转变。” 新型能源体系下,伴随大规模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力系统调 度运行与新能源功率预测、气象条件等外界因素结合更加紧密,源网荷储各环节数 据信息海量发展,实时状态采集、感知和处理能力逐渐增强,调度层级多元化扩展, 由单个元件向多个元件构成的调控单元延伸,调度模式需由源荷单向调度向适应源 网荷储多元互动的智能调控转变。

  本报告梳理相关公司未包含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等电能转换相关公司,仅包含与电 力系统运行相关的电力设备公司。根据各公司2022年年报数据,各公司细分产品增速较快的均为新能源发电相关,如国电南瑞的发电及水利环保板块2022年收入增速 为68%、四方股份的发电与企业电力系统板块2022年收入增速为35%、南网科技的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板块2022年收入增速为71%、东方电子的新能源及储能业务板块 2022年收入增速为61%、国电南自的信息技术产品板块2022年收入增速为48%、金 智科技的电力设计及集成运维板块2022年收入增速为32%、国能日新的新能源发电 功率预测产品板块2022年收入增速为30%、芯能科技的光伏产品板块2022年收入增 速为388%、安科瑞的电力监控及变电站综合监控产品及系统板块2022年收入增速 为9%。

  根据广发证券及Wind预测,上述公司2023/24年营业收入增速均较2021/22年有明显 提升。从整体数据来看,2023年和2024年合计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3%、20%,较 2021和2022年13%,提升超过7个百分点。

  随着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提升,充电设施随之快速增长。我们在2022年11月6 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专题之十二中介绍,综合考虑各国充电桩建设量,预计23-25 年中美欧公桩需求达143.1/211.1/288.6万台,同比+55.6%/47.5%/36.7%,市场规模 达357.5/598.2/928.3亿元,同比+90.6%/67.34%/55.19%。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充电 桩数量增长主要系直流快充桩在公桩体系中的占比快速提升。储能以外,近几年充 电相关国内外公司均体现了非常快的安装量和收入增长。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年增长数量达到260万台左右,累 计数量达到520万台左右,同比增长近100%。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65万 台,累计数量达到180万台左右;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增长超过190万台,累计数量超 过340万台。2022年全年充电量超过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达到85%以上。各类充 电桩运营企业已超过3000余家,其中公共桩保有量超过1万台的企业有17家。其中, 特锐德(300001.SZ)是国内领先的电动汽车充电网运营商和充电设备制造商。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内容,截至2022年底,公司运营公共充电终端36.3万个,其中直 流充电桩 21.6 万台,排名全国第一。2022年公司充电量近59亿度,较去年同期增 长约40%,排名全国第一。2022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充电业务实现45.7亿元,同比 增长47%,毛利率为19%。相关子公司特来电,2022年实现收入45.7亿元,净利润 0.26亿元,扭亏。

  公司快速布局充电网形成的规模优势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竞争壁垒。由于充电资 产的建设受到场地、区域电网容量的限制,在特定区域内能够建设、运营的充电资 产数量有限,存在物理位置资源限制;同时,抢占充电行业布局先机需要巨大、持 久的资金投入,进入壁垒较高。未来,充电网将成为大规模用户、车辆、能源等数 据和信息的入口,充电网的规模优势将带来极具价值的数据资源。 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资源参与构建虚拟电厂的价值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步完善。2022年,公司实现与16个网、省、地级电力调控中心或需求侧管理中心的对接,积 极参与了华北电网调峰辅助服务以及广东、上海、浙江等省份的电力需求侧响应。9 月份,公司作为首批14家聚合商之一接入了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深圳虚拟 电厂管理中心。公司具备虚拟电厂条件的可调度的资源容量约为200万KW,参与调 度的容量超过40万KW,参与调度电量超过7000万度。 除特锐德外,随着充电站需求的增加,美股充电桩相关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设 计、生产到充电网络服务、充电站投资运营的垂直一体化业务的Blink2022年实现营 业 收 入 增 长 192% 。 不 持 有 资 产 、 采 用 代 工 生 产 模 式 的 充 电 桩 设 备 公 司 ChargePoint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65%。重资产的充电站运营商EVgo2022年实 现营业收入增长146%。

  除了新能源乘用车外,商用车里的重卡,在环保及经济性的驱动下,也在逐步电动 化,特别是换电模式的新能源重卡。根据电动卡车观察的数据,1-5月新能源重卡累 计销售8725辆,同比增长10.5%,在重卡销量的渗透率为2.2%,环比2022年的3.7% 下降提升1.5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23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取消导致电动重卡市场 透支,使得前5月电动重卡需求减少。1-5月换电重卡销售4435辆,同比提升23.0%。 5月换电重卡销售953辆,同比增长1.4%。1-5月换电重卡在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约 50.8%。对电力电子公司、电力二次设备公司、重卡公司、电池公司、发电集团等 均是看得到成长性的市场。

  两项国企改革专项行动——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 行动(“科改行动”)以及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推进综合,实施支持和引导国 有科技型企业在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使得企业活力增强、 经营效率提高,焕发新生机,稳健成长。

  在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下,我们也注意到了央企背景的电力设备公司在2018-2023 年陆陆续续实施了股权激励变化,大量限制性股票将于2023-2024年开始解除限售。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Copyright © 2012-2021 天博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ICP备案:苏ICP备19024252号-1